中華基金會

 找回密碼
 立即註冊
搜索
熱搜: 活動 交友 discuz
查看: 7850|回復: 0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農村社區產業導入社會企業的新作為(一)

[複製鏈接]

10

主題

10

帖子

278

積分

中級會員

Rank: 3Rank: 3

積分
278
跳轉到指定樓層
樓主
發表於 2015-3-24 10:12:32 | 只看該作者 |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
馬上註冊,結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讓你輕鬆玩轉社區。
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帳號?立即註冊

x
本帖最後由 王江淮 於 2015-3-24 10:14 編輯

轉載農委會/農政與農情 2015年3月(第273期) / (歷史期刊資料,內容僅供參考)
http://www.coa.gov.tw/view.php?catid=2502699
文‧圖 / 水土保持局 劉力嘉‧陳明賢
一 . 契機
  隨著網絡系統、科技技術、交通運輸、消費行為及整個產業環境的改變,促使產業結構及市場趨向不斷地因應時代及消費者需求而轉型,然而各級產業並不會消失,只是需要因應變遷而不斷蛻變轉化。商品投資大師吉姆.羅傑斯於 2012 年說:「 10 年後農夫將開藍寶堅尼,證券營業員開計程車和拖引機為農夫工作」,其足以顯現農業並非是夕陽產業,而是透過創意、創新及科技技術,創造一番新局面,塑造出一個個實力頂尖的科技農夫,展現型農新勢力。
  農村社區產業是建構活絡農業經濟活動的模式之一,農委會水保局於 2012 年整合各單位資源與技術,建立跨域合作平台,並致力於推動農村再生結合產業發展跨域合作示範計畫,期能解決農村社區產業技術、質量、包裝及通路等問題,以開創農村社區產業新契機。
二 . 農村再生結合產業發展跨域合作
(一)操作模式
  農村再生結合產業發展跨域合作示範計畫,是藉由建立平台予以推動,其連結全國農村社區與公私各部門,其中總平台是作為農村社區產業發展需求與各部門間的媒合者,另區域平台為勘選社區、盤點資源及研擬計畫,並與各單位協調確認,再將計畫內容依專業分工原則,由各單位執行或協助輔導。
  在執行策略方面,除了結合農委會各單位之資源投入、改善農村社區產業技術、解決生產環境問題等,亦導入產業價值鏈加值創新等概念,讓農村社區產業有別於過往的傳統生產,在推動跨域合作過程中,透過農委會農改場、農試所、農糧署等產業單位協助與輔導,讓有意願回農、留農之青年得以學習農業生產技術及相關新知,落實培育青農之政策。
(二)執行過程面臨的課題
  農村再生結合產業發展跨域合作主要係整合各部會(單位)資源,以有效投入農村社區內,並針對各社區之農村社區產業所面臨之技術、知識或生產環境等課題,給予最直接的協助,但是目前協助之對象係以社區組織為主,但社區組織相較於企業化經營仍存在著「 1 不 4 沒有」的問題,一是經營主體不明,如社區組織存在四年改選的問題,而農村社區產業的興衰易因主事者而有所差異;另外則是農村社區沒有專責人力、沒有專業能力、沒有營運資金、沒有行銷通路,這些都是農村社區產業永續經營管理之隱憂。
(三)後續執行方向
  有鑑於社區組織及經營等問題,農委會水保局已研擬相關機制,希望能透過政府單位提供必要之專業育成輔導及資金協助等機制,鼓勵農村社區產業朝向企業化經營,扶植農村社區企業,並促其有能力協助解決在地社會或環境問題。
三 . 引動
(一)民眾意識的轉變
  「消費者不再是一群單純具有購買需求的對象,而是具有想法與情感的群體」。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,消費型態也開始改變,消費者意識潛藏著不一樣的想法與意涵,消費並非單純的購買行為,在過程中或其目的性可能包含著很多因素,如被生產者的用心所感動、友善大地、關懷弱勢等。而「社會企業」正好在此時應運而生,根據社企流網站將社會企業定義為「一個用商業模式來解決某一個社會或環境問題的組織,其以解決社會或環境問題為使命,以市場策略為方法的企業組織。其盈餘主要用來投資社會企業本身、解決社會或環境問題,而非為出資人或所有者謀取最大的利益。」。
(二)中央政策的引導
  行政院於 2014 年 4 月召開「研商社會企業相關事宜會議」,指示為塑造社會企業友善發展環境,促進國內經濟、社會等包容性成長,訂定「社會企業行動方案」,期營造有利於社會企業創新、創業、成長與發展的生態環境。
圖1 社會企業行動方案之願景與目標策略

四 . 策進作為
(一)持續輔導農村再生結合產業發展跨域合作
  跨域合作對於農村社區產業提升仍有所助益,其能透過資源整合與輔導協助,有效解決農村社區產業生產技術及環境等問題,確實的「對症下藥」。且經評估農村再生結合產業發展跨域合作示範計畫的波及效應,將擴大示範社區之產業經營規模,並創造就業機會,吸引青年留農、回農,為農村社區注入經濟活力,維繫自主發展動能,期能解決農村勞動力不足,並促進農村社區產業復甦及創新。後續將針對目前發展成功的農村社區產業案例,將其模式及經驗複製至其他農村社區,並結合農村再生之推動,創造真正富饒宜居的農村。
(二)推動農村社區產業企業化經營輔導
  考量過去農村再生及產業跨域合作多以社區組織為經營主體,但因社區組織存在人員異動,且缺乏專業經理人及產業經營規劃技術等問題,爰水保局適度導入企業經營,朝向更具規模化、市場化競爭力的農企業經營型態的發展,如此,引導農村社區產業發展由專業企業及專職經理人領航,將使農村再生跨域合作更加事半功倍。於 2014 年底已著手研訂「推動農村社區產業企業化經營輔導作業要點」(草案),將藉由專業育成輔導及資金協助等機制,鼓勵農村社區產業朝向企業化經營。
(三)導入社會企業概念扶植農村企業
  以過去推動農村再生的過程中,具有制訂法規、人才培育、建構跨部會協商平台等經驗,且又有農村再生基金支應農村相關業務,有機會導入社會企業概念於農村社區產業,透過企業化輔導,讓農村產業能夠永續經營,藉由盈餘及利潤讓企業組織及管理更為穩固,讓該企業有能力提升在地農業生產的質與量或加工技術等,改善農村人力就業,並解決在地的社會與環境等面向問題。
圖 2  跨域合作示範計畫後續執行方向之類態


收藏收藏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