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華基金會

 找回密碼
 立即註冊
搜索
熱搜: 活動 交友 discuz
查看: 4277|回復: 0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童子賢:讓孩子找回學習的快樂與自由

[複製鏈接]

146

主題

187

帖子

777

積分

高級會員

Rank: 4

積分
777
QQ
跳轉到指定樓層
樓主
發表於 2014-9-30 17:14:06 |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
馬上註冊,結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讓你輕鬆玩轉社區。
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帳號?立即註冊

x
本帖最後由 就那個增權 於 2014-9-30 17:15 編輯

全文連結 親子天下2013-08:童子賢:讓孩子找回學習的快樂與自由

圖片來源:邱劍英 攝

從小工程師到科技鉅子,技職體系出身的童子賢,看到台灣教育裡的哪些盲點,如何才能讓學生重拾學習的樂趣?








我一直很喜歡陶淵明〈五柳先生傳〉裡的一句話:「好讀書,不求甚解,每有會意,便欣然忘食。」這句話洋溢著一種追求知識的快樂與自由;可惜的是,我們現在的教育裡,最缺乏的就是快樂與自由。

我們中學教育裡所學的東西,一半是知識,但另一半則是「精益求精」的考試技巧。有些東西,其實只要讀一、兩遍就「會意」了,但卻被要求反覆讀十遍、二十遍,目的只是為了在考試上壓倒別人;讀書不但要求「甚解」,而且要「甚解」到走火入魔。

有老師功課出得少一點,竟有家長抱怨他「偷懶」;出題不夠刁鑽,家長質疑,「這樣怎麼考得出『程度』來?」於是,在家長的虛榮心與學校老師的「業績壓力」下,造就了一大群睡眠不足、對學習倒足胃口的小孩。

家長、師長逼迫小孩,美其名是為了他「未來的競爭力」著想,想要為他「規劃人生」。但是,其實沒有人真正確知未來會怎麼樣,強硬規劃另一個獨立個體的人生,是有點傲慢的;而且,一個被規劃好的「標準人生」,其實是很無趣的,這對孩子並不公平。

之前,有個同事幾乎是哽咽的向我傾訴,說他念高中的孩子對他咆哮:「我人生中所做的每一件事,都是為了你!」你為孩子「規劃」的人生,到頭來反而成為你們彼此的遺憾。

我深信,生命會自己去找出路。如果你真的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精采的人生,就應該還給他「探索」和「犯錯」的權利,並且讓他找回學習的樂趣。
我很幸運,在鄉下長大,從來沒有承受過都市小孩的課業壓力,他們被挪去自習或考試的音樂課、體育課,我們都照上。我讀書也好、學東西也好,從來不是因為有人催逼,而是我自己喜歡。

鄉下小孩的幸運

我國小和國中是軍樂隊的,但我學樂器並不是因為誰希望我學什麼「才藝」。鄉下小孩都是「短笛無腔信口吹」,我們小時候就懂得用燒紅的鐵絲在竹子上穿孔,做成笛子亂吹一通;會參加軍樂隊,也是因為喜歡吹吹打打,鄉裡有什麼喜慶,我們還可以去客串熱鬧一下,很風光的。

國中畢業以後,我選擇念台北工專(台北科技大學前身)。理由其實很單純,台北工專是很好的技職學校,畢業後「出來有人請」(台語),對家裡的負擔也較小。

工專時代是我生命中很寶貴的一段。不只是因為它給我很扎實的專業訓練,更因為那是一段值得一再回味的青春歲月。很多當時的同儕,到現在都還是很要好的朋友。

我們那個年代,念普通高中還是要剪西瓜皮、每天按照學校課表上課、天天考試擠大學窄門;可是五專已經享有選課、參加社團、接觸各樣課外事物的自由。換句話說,我們是被提前「解放」的一群。

其實,我那時候是個有點ㄍㄧㄥ的奇怪少年。看了一堆文學、歷史、經濟學、貨幣銀行學等雜書,腦袋瓜裡充滿各種「大時代的理想」,雖然沒有嚴肅到「憤青」的地步啦,但可能就有一點點「文青」吧?

那時候不知道怎麼搞的,覺得玩樂有罪惡感,甚至覺得交男女朋友好像也有點「墮落」。我參加的社團,是辦刊物的工專青年社,還有藝文性質的國樂社;人家參加救國團活動,都是去健行縱走什麼的,我則是參加超冷門的「古蹟考察研習營」;同學舉辦郊遊、舞會,我也不會下去瘋、下去跳,只會在旁邊默默微笑,幫大家放唱片。

如今回頭去看那個青澀古怪的自己,當然會覺得很好笑;但,那就是一個尋找自己的「過程」。如果你家裡也有像我一樣怪怪的、有點傻氣的年輕孩子,不要笑他,讓他去,那可能是一個生命體在默默醞釀的過程。

海明威不是有句名言嗎?「巴黎是一場流動的盛宴」,他是這麼形容的:「如果有幸在年輕時到過巴黎,那麼以後不管你到哪去,這段經歷都將永遠跟隨著你。巴黎是一場流動的盛宴。」

對我而言,工專生活就是一場流動的盛宴,這盛宴裡的美好體驗,豐富了我的一生。

收藏收藏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